出处:2012年国考申论真题(副省级)
思路:
文题:用心守望美好的精神家园
普通农妇刘女士出于善意搭载同村的李老太太及其孙女回村,不料突发意外致老太去世。刘女士出于愧疚主动提请经济赔偿,李老太太家属坚决反对,表示好人做好事不能没有好报。这段故事的感人之处不仅在于刘女士乐于助人和担当的品质,也在于李老太太家属的感恩与宽容。双方皆用心度量对方的难处,才让本应令人悲痛的一场意外闪耀出人性与道德的光辉。
但是,近年来社会上“道德失范”的事例频出,每每听闻均令人寒心。网络推手炒作“跪爬母亲”、缺德医生乱开贵重药品、黑心工厂加工有害食品,这一桩桩事例不断地冲击人民道德底线,使社会出现了“不信任”的风气。而想要改善这样的现状,需要我们人人用心去维护与守望自己和他人的精神家园,做到无愧于心、将心比心、以心传心。
无愧于心,勇于担当。刘女士在得知李老太太因伤过重去世后主动提出赔偿,是一份直面责任的担当;而李老太太家属屡次拒绝赔偿并表示“好人不能没好报”,不仅是对刘女士的感恩与包容,更是一份对传承社会善意的担当。若人人都能有如此担当,危害人民健康的食品安全问题便不会存在,“倒地老人无人搀扶”的现象就不会发生,陌生人社会的“不信任”风气也将自然退却。
将心比心,换位思考。刘女士想到李老太及其孙女步行回村不便,主动提出搭载“顺风车”;发生意外后,刘女士又推己及人想到李家失去太太的悲痛,主动要求赔偿;而李家家属亦从刘女士的角度出发,虑其发心为善、不应担此责任,深明大义。此事中的双方正是处处为对方着想,才将一场意外酿成一段佳话,感动了无数人。若人人都能将心比心、宽以待人,良善与和谐之风自会在社会中久久吹荡。
以心传心,传递善意。刘女士和李家的故事一经发表便受到各方人士的点赞与叫好,是因为这桩事唤醒了人民心中善意的种子,引起了广大人民对于行善、从善的共鸣。若能将此类事例广为宣传、传递每一份善意,将这些道德模范立为榜样、引领社会道德的风向,那些受利益蛊惑酿就的失德现象便会在饱载善意的社会中不攻自破。
温总理曾指出,一个国家没有国民素质提高和道德的力量,就无法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、受人尊敬的国家。唯有做好无愧于心、将心比心、以心传心,在全社会推行勇于担当、推己及人、以善为荣的道德文明风尚,才能构建出我们美好的精神家园。